有位媽媽來信說,看到孩子的作業或考試成績就很不安,總是擔心孩子成績不好,以後考不到好大學,找不到好工作,就會沒飯吃餓死。雖然她也知道這不大可能,但是她就是非常的焦慮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
我們經常也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:
父母和孩子一起逛動物園,孩子還在看著這個動物,家長就催促說看了很久了,該往下一個景點走了。
為什麼會這樣?
心理學家萊茵提出了一個辭彙:存在性不安。意思是,沒有完整的自我存在,或者說沒有真實穩固的身份性與自主性。
這種不安,會驅使我們去抓住一些東西。
有位來訪者說,她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,這樣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,才能活得更精彩更快樂,所以需要從孩子的學習抓起。
但是,接觸了心理學的她又在意識層面知道,孩子的成長,心理健康和快樂更重要。但是,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意孩子的成績,孩子的成績高低總能牽動她的心。
她說,如果孩子成績好,就好像什麼都好。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,她就會陷入不安的狀態,她會出現各種擔心,從擔心孩子的成績,到擔心孩子未來的就業,在社會上是否能夠生存等等。
表面上,這份不安是在擔心孩子未來的生存,但是她的孩子還在念小學,而這種擔心卻已經考慮到孩子就業和生存的問題。這似乎在表達,如果成績不好,孩子的未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。
再深層一點去看的話,如果孩子的未來沒有意義,似乎自己也找不到存在的意義了。
當我們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感時,就會通過拚命地抓取別人,來證明自我的存在。
如果嬰兒不能與父母建立情感的鏈接,就會陷入到這種,存在性不安的情緒當中。不安的時候,會覺得自己不存在了。
不安的情緒,會驅使我們去抓東西,就像落水的人,去抓救命的稻草。而孩子往往就成了父母的救命稻草。
最常見的,是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學習和成績,而不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。
在意孩子的情緒,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,這樣的孩子,往往更能夠尊重自己,更能構建真自我。
只在意孩子的成績,是把成績放在了首位,也是把父母自己的感受放在了首位。這樣的孩子,往往也會由此產生存在性不安。
這會讓孩子構建一種假自我,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存在,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高興,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。只有別人高興了認可了,自己的存在就被確認了。別人不高興了,自己的存在就瓦解了。
所以我們停不下來,我們永遠會問,接下來要怎麼樣,接下來要去哪裡,接下來要幹什麼。我們沒有辦法全神貫注的享受當下,似乎是我們的存在不配得。
所以,我們要不斷的優秀,不斷的好成績,如果自己不優秀了,成績不好了,自我也就隨之不存在了。
很多的父母,自身的自我都沒有構建起來,沒有真自我,沒有個性和自主性,所以最後就去集體那裡尋找集體性標準。
所謂集體性的標準,就是大家都認可的,大家都追求的。
所以我們看到別人怎麼樣時,自己也要怎麼樣。我們看到別人家孩子怎麼樣時,也在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怎麼樣。
而作為父母,你又是否想過,你在要求孩子該如何的時候,是真的為了孩子好,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?
我們很多的育兒觀,都是反著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來的。
比如,在孩子需要依戀時候,我們有各種強行斷奶的手段,塗萬金油辣椒水,哭聲免疫法等等。還有不同的聲音,去勸阻媽媽少抱孩子避免慣壞,這都直接破壞了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基礎。在孩子開始探索和獨立的發展期,家長的各種控制和包辦,干擾了孩子的獨立意志。
有多少孩子因為成績不好,跑去自殺;有多少孩子因為覺得不夠優秀,自我崩潰。
如果孩子的學習為了父母,婚姻也為了別人,那孩子自己的感受呢?
學習帶來的快樂,戀愛帶來的快樂,也都無法真實的感受到了。因為這一切都被賦予了一種任務感,這一切的背後都藏著不安。
最可怕的是,孩子長大之後,也會忍不住的問自己,接下來去哪裡,接下來幹什麼?答案也很簡單,接下來,就輪到他過份的去操心他的子女的學習、成績、工作、婚姻…。
處於存在性不安的狀態下,你和孩子的相處,往往會不經意地控制和入侵了孩子的邊界,破壞了孩子的自我功能。如果你覺察到自己也有這部分不安,那麼在你和孩子,和他人的相處中,盡量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邊界感。
因為存在性不安,我們很難和事物建立深刻的關係,而深刻的關係,會有很多真實的感受。試著去學習和孩子建立更深刻的關係,試著去看到對方的感受,試著全然的去感受當下。
這些感受,最後也會回饋到自身,成為你的一部分。這些才是活生生的感受,而這同時也會給你新的經驗,這也一樣的可以成為我們存在的確認。
擁抱你的不安,存在本身就是價值。
作者:吳在天,心理專欄作者,著有《把生命活給自己看》《親子關係對了,孩子的世界就對了》
總是擔心孩子的成績不好以後會沒飯吃,父母為什麼如此不安?
有位媽媽來信說,看到孩子的作業或考試成績就很不安,總是擔心孩子成績不好,以後考不到好大學,找不到好工作,就會沒飯吃餓死。雖然她也知道這不大可能,但是她就是非常的焦慮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
我們經常也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:
父母和孩子一起逛動物園,孩子還在看著這個動物,家長就催促說看了很久了,該往下一個景點走了。
為什麼會這樣?
心理學家萊茵提出了一個辭彙:存在性不安。意思是,沒有完整的自我存在,或者說沒有真實穩固的身份性與自主性。
這種不安,會驅使我們去抓住一些東西。
有位來訪者說,她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,這樣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,才能活得更精彩更快樂,所以需要從孩子的學習抓起。
但是,接觸了心理學的她又在意識層面知道,孩子的成長,心理健康和快樂更重要。但是,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意孩子的成績,孩子的成績高低總能牽動她的心。
她說,如果孩子成績好,就好像什麼都好。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,她就會陷入不安的狀態,她會出現各種擔心,從擔心孩子的成績,到擔心孩子未來的就業,在社會上是否能夠生存等等。
表面上,這份不安是在擔心孩子未來的生存,但是她的孩子還在念小學,而這種擔心卻已經考慮到孩子就業和生存的問題。這似乎在表達,如果成績不好,孩子的未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。
再深層一點去看的話,如果孩子的未來沒有意義,似乎自己也找不到存在的意義了。
當我們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感時,就會通過拚命地抓取別人,來證明自我的存在。
如果嬰兒不能與父母建立情感的鏈接,就會陷入到這種,存在性不安的情緒當中。不安的時候,會覺得自己不存在了。
不安的情緒,會驅使我們去抓東西,就像落水的人,去抓救命的稻草。而孩子往往就成了父母的救命稻草。
最常見的,是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學習和成績,而不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。
在意孩子的情緒,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,這樣的孩子,往往更能夠尊重自己,更能構建真自我。
只在意孩子的成績,是把成績放在了首位,也是把父母自己的感受放在了首位。這樣的孩子,往往也會由此產生存在性不安。
這會讓孩子構建一種假自我,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存在,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高興,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。只有別人高興了認可了,自己的存在就被確認了。別人不高興了,自己的存在就瓦解了。
所以我們停不下來,我們永遠會問,接下來要怎麼樣,接下來要去哪裡,接下來要幹什麼。我們沒有辦法全神貫注的享受當下,似乎是我們的存在不配得。
所以,我們要不斷的優秀,不斷的好成績,如果自己不優秀了,成績不好了,自我也就隨之不存在了。
很多的父母,自身的自我都沒有構建起來,沒有真自我,沒有個性和自主性,所以最後就去集體那裡尋找集體性標準。
所謂集體性的標準,就是大家都認可的,大家都追求的。
所以我們看到別人怎麼樣時,自己也要怎麼樣。我們看到別人家孩子怎麼樣時,也在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怎麼樣。
而作為父母,你又是否想過,你在要求孩子該如何的時候,是真的為了孩子好,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?
我們很多的育兒觀,都是反著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來的。
比如,在孩子需要依戀時候,我們有各種強行斷奶的手段,塗萬金油辣椒水,哭聲免疫法等等。還有不同的聲音,去勸阻媽媽少抱孩子避免慣壞,這都直接破壞了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基礎。在孩子開始探索和獨立的發展期,家長的各種控制和包辦,干擾了孩子的獨立意志。
有多少孩子因為成績不好,跑去自殺;有多少孩子因為覺得不夠優秀,自我崩潰。
如果孩子的學習為了父母,婚姻也為了別人,那孩子自己的感受呢?
學習帶來的快樂,戀愛帶來的快樂,也都無法真實的感受到了。因為這一切都被賦予了一種任務感,這一切的背後都藏著不安。
最可怕的是,孩子長大之後,也會忍不住的問自己,接下來去哪裡,接下來幹什麼?答案也很簡單,接下來,就輪到他過份的去操心他的子女的學習、成績、工作、婚姻…。
處於存在性不安的狀態下,你和孩子的相處,往往會不經意地控制和入侵了孩子的邊界,破壞了孩子的自我功能。如果你覺察到自己也有這部分不安,那麼在你和孩子,和他人的相處中,盡量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邊界感。
因為存在性不安,我們很難和事物建立深刻的關係,而深刻的關係,會有很多真實的感受。試著去學習和孩子建立更深刻的關係,試著去看到對方的感受,試著全然的去感受當下。
這些感受,最後也會回饋到自身,成為你的一部分。這些才是活生生的感受,而這同時也會給你新的經驗,這也一樣的可以成為我們存在的確認。
擁抱你的不安,存在本身就是價值。
作者:吳在天,心理專欄作者,著有《把生命活給自己看》《親子關係對了,孩子的世界就對了》